SGAVE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大纲评审会议成功举办

2021年5月21日,SGAVE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大纲评审会议在北京市戴姆勒大厦成功举办。出席本次评审会议的有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官员于冬冰女士、同济大学人才中心主任/上海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彭贤杰女士、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培训学院总监Oskar Heer先生、同济大学中德职业教育能力中心主任徐智菊女士、副主任KJ Brix先生。评审专家由企业代表和院校代表组成,分别来自戴姆勒、比亚迪、上汽、同济大学、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及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等。

本次会议上,于冬冰女士对SGAVE项目的背景、发展历程及伙伴院校基于SGAVE项目取得的累累硕果进行了阐述,并表示2020年SGAVE项目进入新阶段,接下来项目将通过中高本一体化纵向贯通和多专业横向移植的举措进行推广辐射和广泛应用。彭贤杰女士强调了本次评审会的重要性:此次会议为SGAVE新能源汽车的专业建设和教材开发奠定基础,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保障。Oskar Heer先生阐明目前国内的新能源行业正蓬勃发展,相关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大,肯定了职业院校培养具有专业能力的高复合型新能源汽车人才是今后汽车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随后中锐教育集团钱历先生介绍了SGAVE新能源汽车项目课程体系建设架构,与会专家从企业和院校的双方面角度对课程大纲的整体框架和内容,包括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的内容调整、合理的学时分配等相关话题进行详细探讨并提出针对性意见。整个评审会在热烈的讨论气氛中顺利结束,评审专家们对课程大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本次评审会后,项目组将做好课程大纲最后的优化,圆满完成SGAVE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大纲开发工作。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方军调研 SGAVE 项目和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推进情况

本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同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
微信号:International_Tongji

近日,同济大学外办主任陈翌教授陪同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方军和欧洲处副处长殷文参观博世苏州智能工厂,考察双元制职业教育,进一步推动SGAVE-Bosch智能制造项目。随行人员还包括上海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同济大学人才中心主任彭贤杰女士、中德职业教育能力中心主任徐智菊女士、中德职业教育能力中心副主任Klaus Juergen Werner Brix先生以及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李春明校长、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学院院长田锋社等。

中德先进职业教育(SGAVE)项目是2011年由我国教育部、同济大学、德国五大汽车制造厂商(奥迪、宝马、戴姆勒、保时捷、大众)以及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之间的首次协同合作,旨在参照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在中国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以行动和能力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

同济大学中德职业教育能力中心(CoC)及SGAVE中方秘书处由中国教育部命名,专门负责SGAVE项目在中国的落地实施、专业拓展和推广普及,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发展SGAVE项目,提升中国职业教育水平。在本次活动中,博世汽车服务技术有限公司李秀峰总经理向方军副司长详细介绍了博世双元制学徒项目的培养机制和特色,并组织参观了博世苏州实训中心以及智能工厂。方军副司长对博世的双元制培养机制和智能制造的技术水平予以了积极肯定。

参观结束后,方军副司长主持召开了会议,会议的主旨是在教育部与德国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关于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在华开展“双元制”职业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动双方的合作,如何打造SGAVE- Bosch品牌并将此合作真正落到实处。

与会人员对目前项目的方向、进程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本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SGAVE项目由传统汽车机电专业向智能制造专业横向移植的正式启动,与会者表示将认真按照方军副司长的指示积极推进双方的顺利合作,培养智能制造领域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助力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

SGAVE项目组赴浙江科技学院共同探讨智能制造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21年4月28日,中德职业教育能力中心SGAVE项目组赴浙江科技学院参观、考察,并召开研讨会,共同探讨智能制造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浙江科技学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有着长达三十余年的对德合作历史,先后执行过中德政府合作项目、浙江省与德国下萨克森州合作项目,是教育部确定的中德合作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试点院校和“中德论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单位。在中外合作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在浙江科技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港澳台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张华辉老师,德语国家项目管理陈骋老师的带领下,SGAVE项目组首先参观了中德合作馆,了解了其中德合作的历史,并参观了园林般美丽的校园,最后,双方召开了研讨会。

张华辉副处长介绍并展示了学校的概况以及“应用型”和“国际化”的特色,中德职业教育能力中心主任徐智菊女士和副主任Klaus Juergen Brix先生介绍了SGAVE项目的概况和历史。在此基础上,双方针对智能制造专业的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从人才培养资质矩阵、德国“双元制”的具体落地实施、中德合作办学模式到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双方的理念高度一致。

徐智菊主任和张华辉副处长均表示,双方要长期保持紧密联系,随时交流智能制造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发和实施,助力中国职业教育和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SGAVE汽车新能源专业课程大纲评审启动会成功召开

2021年2月7日,由同济大学中德职业教育能力中心(CoC)召集的SGAVE汽车新能源专业课程大纲线上评审启动会成功召开。评审专家由企业界代表和教育界代表组成,分别来自戴姆勒、比亚迪、上汽、蔚来、中锐教育集团及同济大学、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等。

随着鼓励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应用的政策不断出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驶入了“快车道”,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商都推出了新能源车型,但掌握相关新的替代技术的人员储备却面临巨大的缺口。在此背景下, SGAVE项目在教育部的领导和支持下将传统汽车机电专业横向移植到汽车新能源专业,并开发了SGAVE汽车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但不限于课程大纲和相关教学材料。

在本次会议上,CoC主任徐智菊女士致辞并介绍了SGAVE项目的背景和历史。副主任KJ Brix先生简要说明了本课程大纲以德国双元制为基础、以实践和能力为导向的开发战略,以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和客户委托单为基础的开发架构和相关教学资料文档。

上海市道路运输行业协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副主任、上海中锐教育集团总督学夏令伟院长则对SGAVE项目汽车新能源专业课程大纲的总体建设思路、整体建设方案做了详细的分析。

最后,与会专家从职业教育研究、行业发展、企业用人等各个角度展开热烈的讨论,对课程大纲的整体框架、学习领域、学时分配、知识外延、学生职业素养、考试和资格证书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初步建设性的建议。这些建议帮助我们打开了新的思路,让我们期待第二次评审会议的到来!

SGAVE项目组在教育部汇报工作

2021年1月6日,同济大学中德职业教育能力中心SGAVE项目组在教育部向方军副司长及各位领导汇报项目工作进展以及未来SGAVE继续发展工作计划。

能力中心副主任Klaus-Juergen Brix先生详细介绍了SGAVE项目的历史、背景,并从国际化、与中国教育战略的契合度、中高本纵向贯通、多专业横向移植、认证质量保证体系以及标准化和数字化建设这几个方面阐述了SGAVE项目的特色以及人才培养体系。

能力中心主任徐智菊女士则从项目如何在新阶段推广和辐射、建立SGAVE校企联盟,建立智能制造和新能源试点学校等方面汇报了未来的工作计划。

方副司长对SGAVE项目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认为在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的继续深化和扩大规模中,该项目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目前,“十四五规划”已经开始启动中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如何通过中外合作来培养高层次的职业人才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方副司长希望能够通过SGAVE项目作为依托来达到一些关键目标。SGAVE项目将对中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对制造业的现代化、对中德两国合作、对德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方副司长与与会者一起对SGAVE项目的未来规划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表示教育部将从政策上全力支持SGAVE项目工作,但同时也对SGAVE项目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中德职业教育能力中心能够做出SGAVE项目的“十四五规划”,在保持现有高标准和高质量的前提下,在规模上和影响力上有质的提升,有更多的院校能够加入SGAVE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国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国际化人才。